国庆、中秋“双节”临近,面对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峰值交织以及强降雨天气叠加的安全风险,区交通运输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构建“责任、排查、宣传、应急、廉洁”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锚定政治责任,构建“三级联动”责任闭环。将“双节”安全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局党组-业务科室- 运输企业”三级责任体系。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确任务清单,压实各方责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清单化管理,局领导班子分包重点区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巡查督导;推动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求“两客一危”、货运等企业配齐专职安全员,建立“每日安全晨会”制度,确保安全要求直达一线岗位。
聚焦风险靶心,开展“全链条”隐患整治。以“零死角、零盲区”为目标,深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运输领域严把关。对全区“两客一危”企业、营运车辆开展全覆盖排查,重点检查制动系统、GPS 动态监控、驾驶员资质等关键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坚决停运;执法领域出重拳。在汽车站、景区入口、高速出入口等关键点位增配执法力量,通过“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结合,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员超载、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公路领域消隐患。依托三个中心养护站的区域管控优势,针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点风险路段及降雨后易塌方路段,系统化开展“消危行动”,推进排查、整治、销号全流程闭环。
创新宣传载体,打造“分层分类”引导矩阵。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宣传内容。通过运输企业工作群实时转发天气预警、路况信息,定向提醒企业做好安全防范;在汽车站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出行安全知识,加强出行提示和恶劣天气预警,提升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筑牢全社会交通安全防线。
强化应急备战,建立“快速响应”处置机制。以“拉得出、用得上、处置快”为目标,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工作热线全天候响应;修订国庆、中秋假期《农村公路保通保畅应急处置预案》《道路运输救援预案》等预案,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协同处置能力;备足应急抢险力量和物资,预备应急救援队伍3支、抢险车辆16辆、大型机械6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确保险情发生后半小时内抵达现场;与应急、交警、医疗、气象等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共享路况、天气信息,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