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2019年扶贫审计整改情况公示
来源: (淮阳区人民政府) 时间: 2019-09-06 15:30:5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按照市扶贫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整体部署,淮阳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交办会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反馈的健康扶贫、金融扶贫、项目建设等14条问题全面核查核实,深入推进问题整改,目前,各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在市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交办会后,县长王毅对反馈问题整改作出批示,明确常务副县长、分管扶贫副县长具体牵头负责,各涉及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为具体责任人,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召开了审计反馈问题专题交办会,对反馈的14条个性问题逐个部门进行面对面交办,明确了整改任务和整改时限,针对审计反馈问题,各承办单位认领积极主动,整改责任清晰明确,整改措施具体有力,对照排查全面深入;市直对应行业部门对反馈淮阳县的14条问题进行了把关审核,出具了“扶贫审计问题整改审核意见表”,整改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审计整改情况

(一)问题整改情况

本次审计反馈淮阳县个性问题14个,其中“两不愁三保障”方面5个、金融扶贫方面2个、政策落实方面3个、扶贫项目方面4个,共涉及3929人,涉及金额391.482万元。截至目前,审计发现问题完成整改14个,问题整改比例达到100%,问题涉及金额整改比例达到100%。

1.“两不愁、三保障”方面。

    (1)16个县(市、区)1.7万名困难群众未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及大病补充保险。

问题摘要: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2018年度应纳入未纳入基本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85人,应纳入未纳入基本医保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207人。

整改措施:明确县医保局牵头负责这个,与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系统进行逐一比对,对审计反馈人员进行精准核实确认,摸清底数;对剩余未参保人员继续实行财政代缴政策,确保贫困群众、低保户全部参保,并能充分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政策。

整改结果:已整改。审计反馈的3792名未参保人员中,截止到2019年8月20日,已参保3793人,对未参保的479人,县财政进行了代缴。

(2)9个县(市、区)1.3万人次困难群众未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预交住院押金2459.4万元。

问题摘要:经调查,淮阳县和平医院2018收取贫困户28人住院押金35.18万元。

整改措施:经核查,淮阳县和平医院属于民营医院,根据2017年11月16日《淮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阳县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2017〕55号)文件第四项“政策措施”第三条“实行县域内农村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中规定:“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健康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我县只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各项政策,鼓励但不强制民营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

整改结果:已整改。明确由卫健委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对淮阳和平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各民营医院主动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进行了积极引导。目前,全县各医疗单位对健康扶贫认识进一步提升,真正把健康扶贫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3)一些易地搬迁及危房改造房屋出现墙体裂纹、屋顶漏水、地面硬化粗糙等问题。

问题摘要:危房改造存在质量问题。经调查,齐老乡柳南村集中供养户冯庆良2018年危房改造资金16000元,危改房屋紧邻公路,没有厕所、厨房等配套设施。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住建局牵头负责整改,县住建局成立了扶贫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审计整改方案,对反馈问题整改进行督促指导,对全县2018年危改户全部排查,切实举一反三,消除类似问题,确保危房改造质量全面达标。

整改结果:已整改。经调查核实,冯庆良因与邻居有纠纷,在实施危房改造时未进行配套设施改造,现通过乡村协商,冯庆良家的厕所、厨房得到了完善。

2.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方面。

(1)12个县(市、区)向不符合条件的7家企业、93名人员违规发放扶贫贷款6080万元。

问题摘要: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四通镇张心生、豆门乡郭中辉在2018年6月被淮阳县扶贫办清退出贫困人口,分别于2018年7月27日、2018年9月23日享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贷款金额各为5万元。

整改措施:接到审计组反馈问题,明确县金融局负责牵头核实整改,县金融局即刻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随机反馈给涉及乡镇,并督促其进行整改。经调查,两户不再享受项目的贫困户已归还扶贫贷款本息且未享受贴息。

整改结果:已整改。四通镇张心生、豆门乡郭中辉已偿还贷款本金,且未享受贴息。

(2)12个县(市、区)向不符合条件的7家企业、93名人员违规发放扶贫贷款6080万元。

问题摘要: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朱集乡杨庄村曹桂学2018年4月担任村干部,2019年1月稳定脱贫,于2019年1月7日享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贷款金额为5万元;葛店乡邱张村张祖友2018年换届担任村干部,2018年2月稳定脱贫,于2018年3月29日享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贷款金额为5万元。

整改措施:接到审计组反馈问题,明确县金融局负责牵头核实整改,县金融局立即对反馈问题进行了核实,2019年1月-9月,朱集乡杨庄村曹桂学在国办系统中为建档立卡户已脱贫(享受政策),按照审计组提出意见,村干部原则上不可享受扶贫小额贴息政策,淮阳县金融局依次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整改。

整改结果:已整改。朱集、葛店两乡已对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村干部曹桂学、张祖友进行了约谈处理,葛店乡邱张村张祖友已偿还小额信贷本息,曹桂学未享受扶贫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3.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和绩效方面。

(1)48个县(市、区)部分单位和人员通过违规申请、多计工程款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1504.1万元。

问题摘要: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冯塘乡师楼村师金礼、曹河乡侯家铺村侯永霞、曹河乡栗集村侯永明等13人在外出务工经商期间领取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0.682万元。

整改措施:一是对已发现的问题,指定专人调查处理,能收回的资金一律收回,确保资金不流失,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二是对原已培训人员特别是16-18周岁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发现有在校生等问题的,及时处理,收回已领取的补助。

整改结果:已整改。明确由县人社局牵头负责,曹河乡张训旗、侯永霞、侯永明,王店乡梁修华、李同生、周保良,冯塘乡师金礼,正常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人员,退回路费补贴;经核查临蔡镇王英、叶晓丽、马玉环为公益岗,领取了外出务工补贴,已退回外出务工补贴;经核查临蔡镇刘辉,王店乡刘树廷、岳海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时找人代替参加培训,已退回技能培训生活补助。13人合计退款6820元。

(2)48个县(市、区)部分单位和人员通过违规申请、多计工程款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1504.1万元。

问题摘要: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淮阳县白楼乡刘孝龙、城关镇马向君、临蔡镇庞亚飞等10人,在担任本村护林员期间领取外出务工经商路费补贴0.51万元。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牵头此项问题整改,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就反馈问题与乡、村进行实地核实了解,摸清情况,分类施策,确保整改成效。

整改结果:已整改。通过与生态护林员管理人员及乡镇负责人结合了解真实情况,大连乡王建锋、白楼乡马红卫、新站镇刘国申等10人在任护林员期间未外出务工经商,村委已出具未外出务工经商证明(证明见佐证材料)。现大连乡苑楼村王建锋领取的务工补贴200元,白楼乡马红卫、邓华东、杨新奇、黎乃付、刘孝龙领取的务工补贴2200元,新站镇刘国申领取的务工补贴200元。城关镇马相君、贾凤生领取的务工补贴2000元,临蔡镇庞亚飞领取的务工补贴500元,共计0.51万元全部退回乡财政(票据见佐证材料)。

(3)48个县(市、区)部分单位和人员通过违规申请、多计工程款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1504.1万元。

问题摘要:经核实,实验高中学生张森杰在领取高中助学金的同时,又在中职学校领取助学金0.12万元,免学费0.2万元,合计0.32万元(该生双重学籍,实际在高中上学);陈州高中学生陈泊言在领取高中助学金的同时,又在中职学校领取助学金0.06万元,免学费0.1万元(该生双重学籍,实际在高中上学)。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教体局负责牵头整改,县教体局明确专人,立即逐人进行比对核实,确保整改彻底。审计期间,针对张森杰、陈泊言两名学生多领取的资金,县教体局资助中心、职教股会同县职业中专、实验高中、陈州高中进行追缴。

整改结果:已整改。现已全部上缴国库,全部整改到位。

(4)48个县(市、区)部分单位和人员通过违规申请、多计工程款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1504.1万元。

问题摘要:经核实,2017年共有39名学生由初中升入中职后继续领取义务教育阶段一补资金2.4375万元;2018年共有35名中职学生由初中升入中职后继续领取义务教育阶段一补资金2.1875万元,合计74人金额4.625万元。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教体局负责牵头整改,县教体局明确专人,立即逐人进行比对核实,确保整改彻底。县教体局在审计期间,针对74名学生多领取的一补资金,资助中心会同相关乡镇中心校进行了追缴。

整改结果:已整改。现已全部上缴国库,且已全部整改到位。

(5)49个县(市、区)341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虚假验收等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涉及资金1.6亿元。

问题摘要:淮阳县交通局提供的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监理资料,该项目监理日记简单、无旁站记录资料。

整改措施:目前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整改,一是立即召开12个业主代表组会议,按照2018年省级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工作注意事项,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对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贫困村)监理资料、旁站记录资料能整改的、可以补充的、完善的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二是在项目建设中加强扶贫项目建设的管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变,从严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整改结果:已整改。对淮阳县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贫困村),7个标段的监理资料进行了从新整理、完善,建设单位指派专业人员对每个标段的监理资料进行了核查,又从旁站记录人员的手中,收集到了原始的旁站记录资料,保存到淮阳县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料档案中。

(6)49个县(市、区)341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虚假验收等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涉及资金1.6亿元。

问题摘要:2018年淮阳县文广新局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有监理资料,无旁站监理记录,整个监理过程中未发现任何问题,内容大同小异。

整改措施:县文广新局立即通知该监理公司,查找原来施工时监理原始资料,将原来遗漏的监理资料补全。查找原来施工时监理原始资料,将旁站监理记录补齐。

整改结果:已整改。各项建立资料齐全,旁站记录完整。

(7)49个县(市、区)341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虚假验收等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涉及资金1.6亿元。

问题摘要:通过调查,淮阳县朱集乡大雷楼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存在一是台阶与舞台连接处断裂,二是广场内有积水,三是地坪存在纹裂情况。

整改措施:一是舞台与台阶断裂台阶下沉,已经把台阶扒掉,地基重新夯实,重新垒台阶,台阶周围用水泥护坡。

二是广场积水,已经用切割机切槽将水排出去。三是地平裂纹,已经用水泥进行浆灌逢、抹平。

整改结果:已整改。

(8)60个县(市、区)214个项目因部门间规划实施不衔接不配套、后续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扶贫项目绩效不佳,涉及扶贫资金1.2亿元。

问题摘要:集中供养户参与危房改造。经数据比对,审计核实,2017年、2018年淮阳县对集中供养人员进行危房改造199户,发放补贴金额330万元。其中:2017年,涉及42户,发放补贴金额61.28万元。2018年,涉及157户,发放补贴金额268.72万元。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住建局牵头负责,立即组织人员与乡镇相结合,对审计反映的199户集中供养人员参与危房改造的问题调查核实,摸清情况,分类整改。

整改结果:已整改。各乡镇与民政部门结合,出具了199户集中供养人员参加集中供养的时间及危房改造时间,证明了这199户是危房改造在先,集中供养在后。

(9)60个县(市、区)214个项目因部门间规划实施不衔接不配套、后续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扶贫项目绩效不佳,涉及扶贫资金1.2亿元。

问题摘要:经调查,郑集乡杜庄村文化广场卫生间上锁,广场停有车辆。

整改措施:明确由县文广旅局牵头负责,立即去除门锁,方便群众通行和使用;组织召开学校、村民会议,对广场停放车辆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做出号召,发出倡议,加强管理。杜庄村文化广场进出通道从行政村村室进出,村室建设时在办公房西侧专门留有通道,方便群众出入广场。由于学校东侧没有围墙,也可以从学校大门出入,最大限度的为丰富农民的文化广场提供更便利更有序、更优质的服务,提升群众对基层文化生活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整改结果:已整改。关于村室大门和广场公厕有锁门现象,行政村已经整改,将门已经去除,全天开放;乱停车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相关责任人处理问责情况

淮阳县对扶贫审计发现问题进行了全面核实,依据问题性质和类别,有效避免问责简单化、问责泛化,从容错纠错、保护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依纪依规、公正公平的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责任进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葛店乡党委对葛店乡邱张村监委主任张祖友进行约谈处理,朱集乡党委对村干部曹桂学同志进行约谈处理。

(三)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淮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六大攻坚战之首,坚持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进一步强化每周一县委常委(扩大)会固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一中心”“十大工程”指挥部工作推进机制、指挥中心“一办六组”每日晨会工作机制、干部激励机制、行业部门扶贫责任量化考评机制、督查巡查和问责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以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完善的长效机制保证“四摘四不摘”要求落到实处,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作风保障。

三、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发挥实效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一)加强动态监测,有效防止返贫

坚持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监管,充分发挥省扶贫信息平台返贫风险监测结果,对脱贫户中的低收入家庭、大病困难家庭、劳动力不足家庭、意外事故家庭等重点对象跟踪监测,并反馈乡镇和行业部门,时刻关注和解决倾向性返贫问题,避免帮扶措施不符实际和短期行为,加大政策落实和帮扶力度,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同时,时刻关注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大病重残、特困对象、意外灾害家庭等的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及时开展帮扶,防止新的贫困发生。

(二)强化政策保障,稳固脱贫成效

坚持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不变,帮扶队伍不撤,组织全县网格力量,围绕未脱贫人口脱贫解困、已脱贫人口生活质量提升,加大医疗保障、教育资助、危房清零、饮水安全、金融扶持、转移就业、意外保险、基本养老、特困救助、低保兜底等综合性政策保障体系建设,适时开展“回头看”,加大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力度,严防政策落实短期行为和悬崖效应,不断完善脱贫长效机制,增强群众脱贫保障。

(三)着力项目建设,促进乡村发展

坚持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紧盯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一是推动脱贫攻坚项目管建结合。开发贫困人口发多元化就业岗位,村村配齐管护员,对已建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管理和维护,切实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二是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紧盯群众需求、群众期盼,加大项目论证、储备、实施力度,同步提升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三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围绕生产发展、环境卫生及乡村振兴等,加强农村村组路、生产路、小型水利设施、人居环境、集体经济等项目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全面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四)狠抓乡村治理,增强内生动力

淮阳县委、县政府把乡村治理作为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工作长期推动不力村、社会乱象问题多发村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夺取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胜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持续宣传自力更生脱贫典型,树立扶贫扶志正确导向,以技能培训、返乡创业为主抓手,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营造积极向上、“我要致富”的浓厚氛围。


 

2019年9月6日


责任编辑:(淮阳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