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清晨5时30分,沈丘县赵德营镇程寨村77岁的村民李丙书站在地头,看着清水顺着新铺的软管滋润着干涸的玉米地。他指着满身泥水的村党支部书记李现伟说:“要不是他们,我这把老骨头哪能浇完四亩多地?”这正是该镇以党建引领抗旱保秋的生动写照。
党员下沉:精准帮扶解民忧
面对持续高温少雨的严峻旱情,赵德营镇迅速成立抗旱保秋工作专班,组织33支“党员抗旱先锋队”,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机制,建立困难群众帮扶台账,对无劳力户、脱贫监测户等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
“群众有难处,干部不顶上谁顶上!”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龚兵带领抗旱小队连续四天帮助十余户孤寡老人、残疾家庭完成近百亩农田的灌溉。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每天凌晨下地,一干就是12个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疏通沟渠:昼夜奋战保灌溉
该镇整合农业、电力等部门力量,组建多支“机井排查维修突击队”,对全镇农田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修复故障机井42眼,新打“对口抽”机井18眼,疏浚沟渠12公里,确保灌溉设施高效运转。
“我们与时间赛跑,能修尽修,需打即打!”赵德营镇镇长杨晓丽介绍,镇政府协调专业打井队24小时施工,同时组织群众清挖渠道,打通“毛细血管”。目前,全镇日灌溉能力突破1.2万亩。
党群同心:科学抗旱聚合力
在洼刘营村,村民刘春喜浇完自家地后主动帮助邻里。“看着干部们浑身泥水,不分昼夜,我们哪能坐得住?”他的话道出了全镇群众的心声。通过流动宣传车、微信群等渠道,镇村两级广泛动员群众摒弃靠天等雨思想,推广“早晚错峰灌溉”“小水细流”等节水技术。
镇党委创新“党员示范田”模式,组织党员带头使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设备,带动群众科学抗旱。目前,全镇秋粮作物已完成三轮普浇,重点地块实现四次灌溉。
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德营镇党委书记卢琪珍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旱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一天不放松,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记者 高洪驰 通讯员 刘艺文)